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是由带毒的白背飞虱传播的一种病毒病。白背飞虱是迁飞性害虫,带毒的白背飞虱迁入之后立刻就能传毒;水稻全生育期均可感染,苗龄越小越易感病,感染期越早,危害损失越重。因此不能麻痹大意,放松对前期白背飞虱的防治,必须严把药剂浸种拌种关,掌握全年“治虱防矮”主动权,控制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流行危害。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药剂浸种、拌种方法:浸种浓度为10%吡虫啉300-500倍液,浸种时间12小时;拌种处理要求在种子催芽露白后每1公斤稻种用60%吡虫啉种衣剂(优拌)10毫升兑水10毫升配成溶液进行药剂拌种,将其充分拌匀,再在阴凉处充分晾干后播种。采用集中育秧或薄膜覆盖等保护性设施育秧也是预防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有效措施。实行种子处理的秧苗在移栽前3-5天及移栽后10天左右各防治一次白背飞虱,能达到较好的“治虱防矮”效果。
此外,种子带菌是农作物病害传播的重要途径。在播前进行种子消毒处理,能有效杀灭稻种所带的稻瘟病、恶苗病、白叶枯病等病菌,预防和减轻大田发病。在搞好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药剂浸种、拌种的同时,可用下列药剂和方法处理种子:
三氯异氰脲酸(强氯精)浸种:按用药10克兑水5-8公斤的比例浸种。先清水预浸24-36小时,再用三氯异氰脲酸药液浸种12小时,浸后用清水洗干净再催芽或播种。
咪鲜胺浸种:清水预浸24-36小时,然后用25%咪鲜胺乳油3000倍液浸种12小时,浸好后直接催芽或播种。
公益提示:
1.坚持“政府支持、部门引导、市场运作、规范管理”的原则,大力发展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促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又好又快发展。
2.《湖南省植物保护条例》第十条和第三十条规定,病虫情报由植物保护机构负责发布,其他单位和个人擅自发布病虫情报,情节严重的,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给农业生产经营者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